这几天连发几篇重口味的推文,又是盗墓又是解剖,又是打架又是群殴,搞得自己都要开始怀疑这个公众号的趣味了。
于是今天发个美美的、好玩的吧。
说说古典芭蕾中神一般的“挥鞭转”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)
先来看看俄罗斯芭蕾航母——马林斯基歌舞剧院芭蕾舞团前首席舞者洛帕金娜(Uliana Lopatkina)在《天鹅湖》第三幕中表演经典的“挥鞭转”片段。
挥鞭转的表演要求之一是尽可能保持在原地不发生漂移。洛帕金娜的表演虽然有较大的位移,但考虑到她175cm的身高,就忽略这点小小的瑕疵吧。
这个段落之所以被奉为经典,是因为《天鹅湖》在古典芭蕾界不可动摇的首席地位。毕竟这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音乐组曲之一。
不过如果单纯说技术难度,个人认为《堂吉诃德》第四幕的“婚礼大双人舞”更具挑战。
感受一下这节奏这速度(还叉个腰呢,估计自己都感觉自己牛逼坏了!)
在此顺便提下,《堂吉诃德》和《天鹅湖》的编舞,都出自俄国古典芭蕾之父马里乌斯. 彼季帕(Marius Petipa)的手笔,精彩程度不相伯仲。只是《堂吉诃德》的作曲路德维希.明库斯(Ludwig Minkus),其知名度对比柴可夫斯基有不小的差距,因此大众对这部舞剧的熟悉程度远远赶不上《天鹅湖》。
必须替明库斯先森做个宣传
(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)
回到正题,继续说这神一般的“挥鞭转”。
TED上这一段对“挥鞭转”的说明简直是技术帝神作,我这个物理只能考19分的主儿居然也看懂了。
(本视频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)
“挥鞭转”的正式名称叫做“单足立地旋转“。根据资料记载,意大利芭蕾舞者皮瑞娜.赖格娜妮(Pierina Legnani)在首次在芭蕾舞剧《灰姑娘 Cinderella》当中表演了“32圈挥鞭转”。
现在很多资料都错将《天鹅湖》当作了挥鞭转的首次亮相之作。但实际上我们熟知的彼季帕版《天鹅湖》是1895年在圣彼得堡上演的。而《灰姑娘》则早于两年前的1893年就已经搬上舞台。两部舞剧的主演都是Pierina Legnani。这位诚实的舞者否认了她能够在舞台上完成32圈单足立地旋转。
她说:”我只能做到24圈,而不是32圈。“
(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)
好吧,就算24圈,那也是相当相当的厉害了呀。
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,就请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
以下二维码直达
“紫藤君的记事本”